贷款买房,压力几何?你我都懂的艰难

原标题:这招够狠,新闻说北京已经开始限制提前还贷了。呜呼,垫被!

今天网易新闻说,北京的银行已经开始限制提前还贷了。

这着实是个好消息,不过这真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吗?结果可能迥异。

大部分的房奴都是需要按揭贷款来购买自住住房的。只有小部分的投机客和财团才会全款购买投资房或者所谓自住房。

禁止提前还贷,对投机客和财团似乎是没什么巨大影响的,但是他们才是炒房的主要力量。

为什么官方认为限制提前还贷,可以抑制房价呢?

1、很大一部分贷款者会在买房以后,努力赚钱。宁可供房的前几年勒紧裤腰,也想提前拿到70年使用权的房产证书。这个目的和银行是相悖的,因为银行是按照合同计划来发放贷款的。你提前还了,那银行怎么办,自然是损失了高额的贷款利息。因此,打击之,不能损害银行利益。

2、银行是具有无限追索权的。即便是还贷人面临经济困境,不能按时还上贷款,因为也不会手软,直接收房。如果当时的拍卖价格不能抵偿,那么还贷人仍需继续为银行打工,直至死亡。因此,这笔帐怎么都会一直追索下去,直到还贷人几代不得超生。

3、房价也是基于稳定的交易量来实现的。既然都把房奴的钱锁在银行中,那么自然不可能形成银行资金亏空,造成金融秩序紊乱。银行还是可以明哲保身。

结论,瓮中捉鳖,即便闷不死,瓮也不会破!

就现在的经济形势判断,伟大的组织已经有了自保的主意。今后房价的上涨或者下降,都将以满地死尸为代价的。这结果估计出乎所有已买房和未买房人的意料,想说爱房着实不容易。

高,实在是高啊!

您既然已经选择,何必苦苦在这里煎熬呢?如果国家限制二手房流转的速度的话,我想今年年底贷款买房的人恐怕难以支持到自己的二手房出售。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对所有人应该都是最刺激的。我们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天堂和地狱到底有何分别。

这并不代表无房者会解气地笑看某些人破产,因为对于无房者的影响是在心理上的,无非是经济上的。自从有经济危机以来,受伤最重的从来都是中产阶级。在中国其实中产阶级的门槛是很高的,这其实和国情有关系。对于这次经济危机的到来,可能更多波及到的是中低产阶级,因为他们是在冒着生命危险顶起了本该由中产阶级的责任。

D性和人性,二者不可兼得。

试问哪一次经济出问题的时候,官员出过问题?制定政策的人不会赔钱,这是永恒的真理。

还有厉害的政策就是不断加息。不要梦想加息只有一次。从来没有哪个国家,哪个政策是不具有持续性的。因此加息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,有望使贷款人尽快破产。

我一直坚信2010年的房价仍然会向上,而且速度增加之快会超越以前10年的速度。

这样的后果,将会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惨烈,波及面更广。需要慎重防范。

奢侈品!深圳豪宅市场持续升温 涨得越高卖得越火!

大学的时候,教授告诉过我。商品分为奢侈品,普通物品和吉芬物品。奢侈品是不符合一般价值规律的。多是价格越高,销售越好。普通商品符合价值规律。吉芬物品也不符合一般价值规律。多是越便宜越没人买。

我就不明白了,既然这房子已经是奢侈品了,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普通人要追求呢?

买LV,是为了提高品位,其实说白了,是给别人看的。不买菜市场的打包菜,一是觉得不卫生,而是怕被别人瞧不起。

这买房子又是为什么了?难道也是为了给别人看,自己过得好不好?求解!!

如果想移民的朋友,请尽快行动起来了。现在加拿大等国的移民政策针对中国人有缩紧的趋势。

趁着现在手里的人民币对外还没有贬值,赶快行动了。反正对内,拿在手里也是贬值,不如搏一搏出去创。如果外面,你混不起,至少你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。蹬脚的时候,也没什么遗憾了。

本人在绿卡申请中,希望能够在8万亿把我砸死之前,顺利启程

其实最近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商人的事件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现在想走出去的中国人很多,老实说恐怕想回来的人不到1%。做涉外这么多年了,每次都是把别人送出去,其实心里更不好受。好歹希望这次能赶到经济完蛋之前跑路。

不要怨恨福建人给中国人丢脸,我认识不少。他们其实活得很明白。如果能在这里过点安生的日子,谁也不愿意跑去一个什么语言也不动的地方生活。没人天生喜欢犯贱,找罪受的。

最近欧洲清理了很多假工作身份去的人,客观上给中国人走出去蒙上了阴影。不过,与其看着自己的钱包燃烧,还不如客死家乡来得长久些。

我们总盼着生活会变好,实际上盼了几十年,依然如故。人就活着几十年,在期盼中生活,莫名的悲哀。麻痹自己根本就是对自己和子女的不人道和不负责任。

楼主:cheangian 时间:2009-12-21

AI 分析

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满情绪化表达和深刻社会观察的评论,主要围绕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、经济政策以及社会阶层问题展开论述。作者通过犀利的语言和极具讽刺性的笔调,表达了对房价高企、经济政策、银行体系以及社会不平等的强烈不满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悲观但又试图自嘲的复杂情绪。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,分几个核心主题展开:


1. 房地产市场的矛盾与“房奴”困境

文章开篇提到,大部分普通购房者(“房奴”)需要依赖按揭贷款,而投机客和财团则有能力全款购房。作者质疑“禁止提前还贷”政策,认为这一措施对抑制房价上涨作用有限,反而更像是保护银行利益的手段。逻辑是:

  • 普通购房者的动机:努力赚钱提前还贷,尽早获得房产证,摆脱债务压力。
  • 银行的立场:提前还贷会减少利息收入,损害银行利润,因此通过政策限制这种行为。
  • 投机者的无关性:投机客和财团往往不依赖贷款,政策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,而他们才是推高房价的主力。

作者进一步指出,银行拥有“无限追索权”,即便是经济困境导致还贷人破产,银行也能通过拍卖房产甚至追索几代人来确保自身利益。这种“瓮中捉鳖”的比喻,形象地表达了普通购房者在银行和政策面前的无力感。

分析:这里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核心矛盾——房价高企并非完全由普通需求驱动,而是由资本炒作和政策支持的金融体系共同推高。然而,政策却将压力集中在普通购房者身上,形成了“锁死流动性”和“保护银行”的局面。


2. 经济政策与房价的博弈

作者提出,限制提前还贷是为了避免银行资金链断裂,维持金融稳定,从而支撑房价的“稳定交易量”。然而,这种“稳定”是以牺牲普通人的利益为代价的。作者预测:

  • 房价走势:无论上涨还是下跌,都将导致“满地死尸”,即大量购房者破产或无房者更加绝望。
  • 加息政策:作者认为加息将是持续性的,意在加速贷款人破产,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。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作者提到“2010年的房价仍然会向上”,这与文章开头标注的当前日期(2025年2月22日)形成明显的时间错位。可能是作者笔误,或有意以过去的视角讽刺当下的情况。若按2025年的语境解读,这或许是对未来房价走势的悲观预言。

分析:这里透露出作者对政策制定者的不信任,认为政策并非为民服务,而是为银行和权贵阶层保驾护航。加息和限制提前还贷被视为“釜底抽薪”,让普通人无路可退。


3. 社会阶层与经济危机的代价

作者将经济危机的受害者聚焦在中低产阶级,认为他们承担了本该由中产阶级分担的责任:

  • 中产阶级的高门槛:在中国,中产阶级的定义因国情而异,通常需要更高的财富积累才能达到,而普通人往往被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挤出这一阶层。
  • 无房者的心理负担:无房者看似不受房价下跌的直接经济损失,但心理上的失落和对未来的绝望同样深重。
  • 中低产阶级的牺牲:他们冒着“生命危险”支撑经济,却最容易在危机中受伤。

作者还讽刺道,“制定政策的人不会赔钱”,暗示高层官员和既得利益者总是能置身事外。这种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贯穿全文。

分析:这部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流动性下降和阶层固化的现实。房地产作为财富积累的主要途径,却成了普通人难以逾越的鸿沟,而经济危机往往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。


4. 奢侈品化的房子与人性探讨

作者引用经济学中的“奢侈品、普通商品、吉芬物品”理论,将高房价下的房子归类为“奢侈品”——价格越高,反而卖得越好(如深圳豪宅市场)。他质疑普通人为何追求这种“奢侈品”:

  • 炫耀性消费:买房不仅是为了居住,更是为了社会认同和面子,与买LV包的动机类似。
  • 自我价值的矛盾:房子成了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尺,但普通人追求它却让自己陷入痛苦。

分析:这一比喻揭示了房地产市场背后的消费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。房子已不仅是居住需求,而是身份象征,这种异化加剧了普通人的负担。


5. 移民与逃离的冲动

文章最后转向个人选择,建议有条件者尽早移民,理由是人民币对内贬值、对外仍具一定价值时“搏一搏”。作者自述正在申请绿卡,希望在经济崩溃前离开,并对“跑路”现象表达复杂情感:

  • 对福建人的理解:认为他们并非故意“丢脸”,而是迫于生存压力选择出走。
  • 对未来的悲观:与其眼睁睁看着财富“燃烧”,不如客死他乡。

分析:这部分流露出作者对国内经济前景的极度失望,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。移民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象征,但也伴随着对故土的复杂情感。


6. 语言风格与情感基调

文章语言尖锐,充满黑色幽默和自嘲,如“瓮中捉鳖”“满地死尸”“D性和人性不可兼得”等表达,既愤怒又无奈。作者通过夸张和讽刺(如“伟大的组织”“高,实在是高”),抨击政策和现状,同时也对自身处境进行调侃(如“8万亿把我砸死之前”),展现了一种“看透却无能为力”的态度。


结论

这篇文章本质上是一篇社会批判性杂文,核心观点是:房地产市场和经济政策已形成一个对普通人极度不利的闭环,银行和权贵阶层从中获利,而中低产阶级成为牺牲品。作者对房价、政策和社会不公的分析虽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,但也反映了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的某些真实矛盾,如高房价、金融依赖、阶层分化等。最终,文章以悲观和逃离的基调收尾,呼吁读者正视现实、采取行动,却又不掩饰对未来的迷茫。

如果你有具体问题或想深入探讨某一部分,可以告诉我!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